微信 / 朋友圈
凌晨的微信語音,擊碎了15年的驕傲 去年秋天,夜里1點23分,我的手機在床頭震動。
是老客戶David,一條語音只有8秒:
“Frank,越南人報價比你低20%,還包海運。下個月訂單我轉過去了。”
那一刻,我像被一桶冰水澆醒。
15年家具出口經(jīng)驗、500人工廠、ISO9001、BSCI證書……
在AI算出來的報價面前,統(tǒng)統(tǒng)失效。
第二天,我讓財務拉了報表:
我第一次意識到:
國內的紅利吃完了。
繼續(xù)困在珠三角,只能等死。
我開始瘋狂找答案。
直到同行老周一句話點醒我:
“你缺的不是工廠,是身份。”
老周比我大5歲,去年讀了個DBA,人在吉隆坡。
用他的話:
“同樣一張名片,‘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博士’和‘某某家具廠老板’,客戶先回誰的郵件?”
我研究了全球DBA,最后鎖定馬來西亞理工大學×中山大學雙培項目,原因很簡單:
① 時間友好
每年只飛6周,其余線上完成。工廠不關門,老婆不抱怨。
② 錢花在刀刃上
新加坡企業(yè)落地5000新幣(≈3.35萬人民幣),比新加坡移民中介一個EP報價還便宜40萬。
③ 身份跳板
④ 同學即資源
班里50%是年營收過億的出口老板,有人做光伏,有人做紡織,有人做跨境物流。
第二個月,我就和做LED的同學簽了300萬套燈桿訂單。
⑤ 人才補貼
根據(jù)深圳最新頒布的人才補貼,回國單單人才福利就能快人一步!
教授帶我們參觀巴生港自貿區(qū):
我第一次明白:
“出海”不是搬家,而是把供應鏈切成三截,哪截便宜放哪。
如果你也遇到:
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:
怎樣用DBA學費抵稅
怎樣把讀博時間變成客戶考察行程
怎樣在畢業(yè)前拿到第一筆東盟訂單
別等越南人搶走你下一個客戶。
有些船票,現(xiàn)在不搶,以后就漲價了。